螳螂捕蝉文言文,智谋与警示的寓言
你知道吗?在我国古代,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,它不仅生动有趣,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。这个故事就是——《螳螂捕蝉》。
话说当年,吴王想要攻打楚国,他气定神闲地告诉左右大臣:“敢有谏者,死!”这话一出,吓得大臣们个个噤若寒蝉。在这群人里,有一个年轻的宫廷侍从,他心里明镜似的,知道这场战争非同小可,可又不敢直言进谏。于是,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。
这天,他揣着弹弓,来到后花园,一边漫步,一边假装玩弹弓。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,他也不在意,就这样,一连三个早晨,他都如此度过。终于,吴王忍不住了,他好奇地问:“你这是干嘛呢?怎么衣服都湿透了?”侍从回答道:“大王,您有所不知,园子里有一棵树,树上有一只蝉,它高居枝头,悲鸣着,喝着露水,却不知道螳螂在它身后,正准备扑上去捉它。螳螂呢,它弯着身子,曲着前肢,一心想要捉到蝉,却不知道黄雀在它旁边,正等着啄它。而黄雀,它伸长脖子,想要啄螳螂,却不知道树下有人拿着弹弓,正瞄准它。”
吴王听后,恍然大悟,他拍手称赞道:“说得好!这故事告诉我们,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,而忽视了身后的危险。”于是,他立刻下令停止了这场战争。
这个故事,用文言文来描述,就是这样的:
吴王欲伐荆,告其左右曰:“敢有谏者死!”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,则怀丸操弹,游于后园,露沾其衣,如是者三旦。吴王曰:“子来,何苦沾衣如此?”对曰:“园中有树,其上有蝉,蝉高居悲鸣,饮露,不知螳螂在其后也;螳螂委身曲附,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;黄雀延颈,欲啄螳螂,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。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,而不顾其后之患也。”吴王曰:“善哉!”乃罢其兵。
这个故事,不仅让我们明白了贪图小利、忽视大局的危害,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年轻人,他用巧妙的方式,成功阻止了一场战争。
一、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
这个故事中,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的成语,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。它告诉我们,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,一定要有远见,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,而忽视了身后的危险。
二、机智的年轻人

在这个故事中,年轻的宫廷侍从,用他的聪明才智,成功阻止了一场战争。他不仅勇敢,还机智,他的行为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担当、有智慧的人。
三、吴王的明智

吴王在听完年轻人的讲述后,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,他果断地停止了战争。这表明,一个明智的领导者,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,做出正确的决策。
四、故事的启示
这个故事,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。首先,我们要有远见,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,而忽视了身后的危险。其次,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,用智慧解决问题。我们要学会倾听,尊重他人的意见。
《螳螂捕蝉》这个故事,虽然简短,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。它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真谛,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。让我们一起,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智慧,成为更好的自己吧!